养老诈骗案之一:以“养老帮扶”之名行骗李建涛诈骗上百万被判十二年
作者
木易尔安
养老诈骗之一:李建涛诈骗案——以开展“养老帮扶”为名实施诈骗犯罪
此案,被告人以开展“养老帮扶”为名,以义务诊疗、免费医疗咨询等获得老年人信任后,夸大病情、虚构保健品为“特效”药品,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
这事发生了好几年了,但这案子却是最高院被列入重点打击的六类养老诈骗之一,可见有其典型意义。
案情并不复杂。案发时间年2月底至10月,被告人李建涛以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北京天康通健心脑血管疾病研究所有限公司为依托,伙同杨琳、贾文山、王伟、张玫、苏秀荣等人为实施诈骗组成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骗取一些退休老人的信任,并以现场看病、开药的方式,将低价购进的保健品当作特效药品,高价销售给老人。
在北京,李建涛的骗术并不高明,比如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丰台区等地,引诱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免费健康咨询”活动,然后谎称其同伙的贾文山、张玫、苏秀荣为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的专家,骗取退休老人信任,并以现场看病、开药的方式,将低价购进的保健品“百邦牌天元胶囊”“百邦牌银杏丹葛胶囊”当作特效药品高价销售给被退休老人。
很多退休老人开始并不信任,于是前往李建涛的公司考察,的确这些老人看了,办公室装饰也还不错,也有很多医药产品,甚至看到有医生模样的人对前来咨询的老人解疑答惑。
于是,这些老人就相信了,甚至就买了所谓的特效药品。
一个老人相信,在他身边的其他老人经不住诱惑,跟着也信了。李建涛以及他的同伙杨琳、贾文山、王伟等人通过上述方式,骗取名退休老人的信任,涉案资金93.74万元。虽然这些资金还不算多,但你这些资金却是这些退休老人的养老金,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案是以开展“养老帮扶”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典型犯罪案件。
在审判诈骗你个,该案犯罪主要表现为: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直播陪护、慈善捐助、志愿服务、组织文化活动等形式获得老年人的信任,对老年人实施诈骗。
而本案被告人李建涛等人为实施犯罪专门成立公司,在互联网低价购进保健品,招募大量业务员,以免费医疗咨询、义务诊疗等噱头拉拢老年人参加讲座,医院的名医在讲座中为老年人“号脉”“看病”等,将通过拉家常、聊天方式提前了解的老年人身体状况及病情记录,伪装成通过“号脉”得知,获取老年人信任后夸大病情、虚构保健品为特效药品,高价出售给老年人,骗取老年人钱款。
此案一审、二审,最终法院认为,被告人李建涛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他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多名被害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应依法惩处。李建涛伙同杨琳、贾文山、王伟、张玫等十余人,为实施犯罪而组成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李建涛系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李建涛等人诈骗老年人的财物,酌情从重处罚;李建涛主动退缴部分赃款,可酌情从轻处罚。
据此,依法以诈骗罪判处李建涛有期徒刑十二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二万元;在案扣押的人民币四十万元,按比例分别发还各被害人;责令李建涛继续退赔各被害人经济损失。
案发后,李建涛家属代为退缴40万元。李建涛的公司也被注销,该公司原本可以经营:医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济信息咨询;会议服务;销售医疗器械(一类);销售电子产品、电器设备、通讯器材、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可惜的是,一点不懂得珍惜,最终被注销。
这种靠养老帮扶之名行骗,不是首例,也不是最后一例。
这源于,诈骗分子断定老年人防范意识薄弱,行诈骗之实,易得逞,这是这类诈骗套路层出不穷的一大原因。
再比如,福建省的政和法院,也在年6月8日公开宣判被告人叶某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案,判处叶某某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元。
案情显示:年1月1日至年1月1日,叶某某受雇为徐某某所经营的某公司政和县经营部店员。经营期间,该门店未经批准,以推销空气净化器等产品为幌子,向老年人宣传办理会员、购买产品,便可在一定期限内收回本金并获得高额利润,购买会员数量越多,返利则越多。期间,徐某某负责给会员开会、讲课,叶某某则按照徐某某的授意,负责为客户注册会员、返利现金、通知听课、组织旅游等。
年4月至12月,向23名集资参与人非法吸收资金共计元,扣除已支付的回报元,造成实际经济损失元。
法院认为,叶某某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故,作如上判决。
关心爱护老年人的事,还需一如既往,不可掉以轻心。
正是这样,经党中央批准,由平安建设协调小组牵头,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正在各地开展得有声有色。重点要求以“养老”为名、通过欺骗手段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犯罪,包括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六类犯罪。
截至年7月底,全国法院受理养老诈骗案,共件,一审件,二审件;从案件类型看,非法集资的件,诈骗的件,其他类型的33件,而诈骗成为养老受骗案中最多的。
专项行动以来,全国法院执行养老诈骗案财产20亿余元,如湖南法院审结养老诈骗案执行到位金额1.35亿余元,四川法院审理的“桂森苑”养老公寓非法集资案,兑现1.04亿余元;江西南昌法院“老庆祥”案,执行到位2.69亿余元等。
法院提示,老医院,切莫病急乱投医,不要轻信所谓免费讲座、免费诊疗,更不要高价购买非正规药品、保健品,避免上当受骗。投资“养老项目”和购买“养老产品”时要多与子女商量,不要轻信所谓“高额返利”“高价回购”等宣传;办理“养老保险”时依法依规办理,不要轻信所谓“有关系”“找后门”等;医院,不要听信“神医”“神药”“包治百病”等,牢牢守住“养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