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烧烤持续火热,竹炭订单络绎不绝。5月21日,福建省政和县岭腰乡莲花山脚下,竹家缘工贸有限公司99个窑洞一派繁忙红火,工人们一边将烧好冷却的竹炭装箱,一边把一批10吨的竹炭一箱箱吊上卡车,装车外运。
“这批竹炭是发往淄博的。”身穿迷彩服的总经理、退役军人、党员陈宗荣说,公司竹炭产品,接连不断销往上海、河南、山东、河北、内蒙古、广东、新疆等地。
陈宗荣生长在革命老区岭腰村,深有感触父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苦乐酸甜。年18岁那年,他戴着大红花,在亲人叮咛中应征入伍到陆军第一集团军某机炮连。服役期间,他抢险救灾、工程施工中勇往直前,吃苦耐劳,2次获优秀士兵,被发展为预备党员。3年军旅生涯锤炼了他不服输、敢于挑战的品格。退伍回乡后,目睹村民们居住泥土瓦房,平增几分伤感,而淳朴善良的乡亲精心养护公顷竹林,过着紧巴巴的穷日子,既让他感动,也给他注入力量,他誓要和乡亲一道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蹚出一条道路。于是,他便到浙江庆元竹木企业打工,开始从生产车间普通员工学起,一直干到企业技术骨干和管理能手,经验和收入都随之增加。
不打无准备之仗。年春暖花开三月,他在掌握企业生产技能,熟悉企业经营管理之后,信心满满回到自己家乡。他将打工省吃俭用和亲朋好友支持的万元,投资办起竹条加工厂。
好事多磨。办厂初期,乡亲们加工的竹条粗细不均,长短不一,产品不达标,货销不出,仅仅半年时间,企业出现亏损,一时动摇他带领乡亲致富的梦想。躺平不是办法,他清楚记得《战狼2》中有这么一句话“一朝为战狼,终身为战狼”,自己更不能辜负一名党员和退役军人的身份。他横下心,套用新兵站军姿、练队列方法,组建党员、退役军人和基干民兵班排,手把手授课,系统培训竹条操作规程,掌握加工技艺,熟练产品工艺质量,明确党员、退役军人和基干民兵以一带十员工,提升产品数质量。仅仅半年时间,在作风优良、能打胜战的党员、退役军人和基干民兵带领下,员工精神焕发,生产积极,产品规范合格,由单独生产竹条拓展到家俱竹板材,两类产品,市场上齐头并进,产销两旺,企业一举扭亏为赢。
乘胜而追。陈宗荣敢闯敢试,突出市场与战场、产品与质量,相互补链,打造竹企业“先锋”。从竹条、家具竹榜材,扩大到水果、生蔬、熟食菜板。多样化、个性化竹产品一推出,广获客户好评,当年企业产值就达多万元。
持续战斗。陈宗荣深知,企业要发展,就必须科技创新引领绿色生产,要让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自己企业主攻方向,突出创新引领,推进技改集成创新,将单一生产产品环节向生产工艺全流程转变,让环保技改助力减排降碳。企业生产过程中剩余大量竹头、竹尾、竹屑,堆积占用厂房,弃之可惜,外售烧火,污染环境,成为他眼中“碉堡”。釜底抽薪,变废为宝。对此,他翻阅环保企业资料,走市场,进高校,了解企业绿色化技术改造新动能,投资多万元,引进先进锯竹机、破竹机、捆条机、自动精选机和烧炭设备。并对竹头、竹屑进行发酵,机器压模,打磨,进入窑洞烧制,一条条被称为“黑钻石”的竹炭产品推向市场,出口到了韩国、日本等国家,年产值达到万元,上交税收突破百万元,被定为“省高新企业”,成为竹加工企业“先锋”和“排头兵”。
市场经济浪潮推动陈宗荣企业发展壮大,全厂名员工,平均月收入多元,98名员工,新建钢筋水泥房屋,结对帮扶5家贫困户,跨进致富之路,热心捐资乡村修路、建桥、村居绿化美化和环境整治、学生入学、扶助退役军人就业。
陈宗荣办公室衣柜里,永远放着一套迷彩服、一双迷彩鞋,就像入伍时新兵一样,随时应急。他是村基干民兵,是民兵军事训练、抢险救灾队伍里雷厉风行的主心骨。他说:“自己是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虽然离开部队,但国防情怀永驻心间。”
(杨则生杨屹)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邱兵
编审:王舒涵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