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工夫茶与坦洋、白琳并称为福建省三大工夫茶,是福建红茶中最具高山品种特色红茶。原产于福建北部,政和县为其主产区。松溪以及浙江的庆元地区所出之毛茶,在政和加工,也属政和工夫。政和工夫选用政和大白茶和小叶种两个树种。以小叶种制成之小茶,香气高扬。以大白茶树鲜叶制成之大茶,毫多味浓。
19世纪中叶为红茶兴盛之期,政和工夫年产量上万担,后由于各种原因逐渐衰退,几乎绝迹。建国后有恢复生产,但产量很少。近年由于政和白茶的崛起,政和工夫更为式微。
政和茶园
本次选取的是建溪茶厂梅占政和工夫红茶,线上购买,合斤价为元,政和工夫入门级产品,原料使用了梅占这个品种,梅占是从闽南乌龙起家的,是适制乌龙茶的优秀良种,汤感相对厚实饱满,是白琳工夫的主要原料品种,做红茶可以有较好的花果香。同时滇红的高端红茶品种——中国红也是以梅占为主原料。下面我们进入评测,看看此茶的表现。
干茶条索粗壮、深褐色有白毫,香气较浓郁,匀整度一般。
冲泡方式:ML盖碗;投茶量:3克;冲泡用水:农夫山泉泡茶水,第一泡坐杯5秒,三泡后视情况适当增加坐杯时间。(发酵度高的红茶首泡不坐杯)
第一泡茶汤入口厚醇度比较好,香气一般,口感清甜,带有明显花果香,更偏果香一些。滋味柔和。苦涩控制得很好。茶汤颜色金黄透彻,有金圈。生津回馈明显,回甘较甜,喉韵显出。只是茶汤饱和度很一般,内涵物质并不充足。
第三泡汤色橙黄明亮,香气有明显的提升,茶汤厚醇更好,但内质支撑乏力,厚有余而滋味不足,香气与滋味略显失调。茶汤依旧很通透。甜度也不错,喉韵维持前泡。生津回甘有一定提升。涩稍显,且略有酸意。
第五泡香气明显弱化了,厚度基本不变,甜香依旧较显。汤感的醇厚度依旧有,滋味甜润度仍然较好。滋味柔和,已经走向尾水模式,内质支撑继续弱化。生津与回甘同样有一定下降,回甘较持久。第六泡,已有明显水意,结束。
茶底叶底色显红,明亮,柔软度尚可,大叶为主,梗较较多。匀整度尚可。
主要口感指标图示解析:指标图可见香气浓度很一般化,稳定性还不错。汤感厚度有较好,第三泡为峰值,也有较好稳定性。苦涩度控制上做得比较好。生津回甘强度一般化,后段退化较明显,持续性不错,但香气留存还是比较好的。
综合评价评测可见我们可以看到这款政和工夫红茶表现相对中庸,不如前段时间测过的坦洋工夫,谁说香气还有一定强度,但在内质上有明显弱点,梅占的醇厚度有了,饱和度却欠缺。茶汤在中段缺乏内容,口感给人难以为继的感觉。这与此茶用料多为夏秋料有关。
香气类型同样以果香为主,甜度也比较明显。对新人非常友好,但老茶客喝起来差点意思。
好在有较低的售价,性价比还不错。但这类红茶缺乏相应的口感特点,与其历史留存下来的品牌价值并不相称,泯然众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