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凝心聚力推进乡村振兴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白癜风的治疗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8458713.html
“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要推进老区苏区全面振兴,倾力支持老区苏区特色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等……”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南平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激发了全市上下奋勇争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年以来,南平市按照“点上出精品,线上有美景,一线一主题”的思路,串点连线打造2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涌现出浦城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建阳水南村、政和东山村、顺昌大历村等一批示范点。“今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运用好科技特派员等‘南平机制’,实施‘机关联乡村’‘民企联乡村’‘党建联乡村’‘人才联乡村’的‘四联’服务,助力乡村发展现代化。”市委乡村振兴办工作人员邱技文说,“通过持续开展网格化机制、减量化管理、智能化运用和机械化服务的‘四化’改革,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同时,全力打造‘一带N点’模式示范,建设‘圆梦村’试点,推进7个乡村振兴重点县、12个特色乡镇、个试点村建设,并串点连线打造21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探索走出具有南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南平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开发科工作人员罗婷说,年底,南平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全部脱贫,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我们将着力‘四个持之以恒’,即持之以恒‘强帮扶’,持之以恒‘强支撑’,持之以恒‘强示范’,持之以恒‘强堡垒’,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我们要利用好国家湿地公园资源,坚持走生态发展道路,做强乡村旅游主导产业。”“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政和县星溪乡念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魏静说。如今,念山村每年游客人数达20万人次,昔日的贫困村成为了中国美丽休闲村。“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魏静说,下一步,村里将巩固脱贫成果,在基层党支部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提升、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扇形推进,进一步做大做强念山村的特色旅游产业,带领全体村民奔向小康新生活。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浦城县富岭镇大水口村樱花、茶花、梨花相继盛放,前来赏花踏青的游客络绎不绝。富岭镇党委组织委员姜骁鹏说,近年来,大水口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自然生态优势引进香榧种植产业,吸引乡贤回归打造“无忧花谷”,发展乡村旅游,同时规划建设以山林养生环境为依托的综合型乡村旅游度假区。下一阶段,该村将抓住机遇,在进一步发展壮大现有产业的基础上,持续探索如何科学开发利用好生态优势,让村集体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让村民生活更美好。被誉为“林海竹乡”的建阳区黄坑镇是全国生态乡镇、国家3A级旅游景区、福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近年来,黄坑镇始终围绕富民增收这一目标,立足生态优势,聚焦产业兴农,做强产业帮扶,筑牢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我们通过做实扶贫产业,在茶产业、竹产业、现代农业上采取‘村+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确保贫困户土地流转有‘租金’、务工收入有‘薪金’、产业入股有‘股金’、年底获利有‘红利’。”黄坑镇党委书记周春林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更加坚定绿色发展的方向,我们将致力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探索生态、旅游与‘竹、茶、农’等本地特色产业的融合模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关键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资源产业。”建阳徐市镇壕墩村党支部书记王爱旺对产业振兴很重视。壕墩村土地平坦肥沃,农地基础设施便利,四季分明,水资源丰富,发展绿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村里有奶牛厂、蔬菜种植基地和多个粮食种植基地,目前正接洽引进食用菌生产加工等企业,相互合作,抱团发展。浦城是农业大县,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浦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旭表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聚焦全县“三农”工作,因地制宜谋划乡村振兴具体实施路径,在镇村两级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抓手,确保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我们镇将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高质量发展竹产业。”建瓯市南雅镇副镇长叶祖滔表示,我们将持续建设竹山机耕路、竹山引水灌溉等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导入科技特派员技术力量,指导农户建立包括竹山整理等各方面的毛竹标准化生产体系,促进育竹兴竹。同时,将进一步加快竹产业初加工集聚区建设,以集中集聚促进竹产业细化分工、发挥规模效应,通过提供集中供热、供电、供水等综合服务促进企业降本增效,从而以优质、稳定的初加工产品服务竹产业后端精深加工企业,完善竹产业的前端供应链条,有效助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市住建局局长杨新仪表示,下一步,全市住建系统将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结合住建工作实际,加快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水平,实现乡镇生活污水治理的专业化、规范化。另一方面,加快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因地制宜、科学实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高质量、高水平抓好农村公厕、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持续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有序推进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倾斜安排乡村振兴项目用地要素指标,保障农村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的空间需求,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强化异地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的不动产登记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近年来,南平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立足武夷山国家公园、双世遗核心品牌,积极推动大武夷旅游圈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目前,全市建成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14个、乡村旅游村个。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人士介绍,下一步,市文旅局将做好科学规划,继续引导全市乡村旅游发展,推动旅游村提档升级,持续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进一步对南平市乡村旅游休闲集镇和特色村创建进行分类指导,融入非遗文化体验,大力挖掘乡村美食文化,突出乡村休闲体验,打造差异化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抓好乡村旅游地IP建设,以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年初,建阳区水吉镇依托仁山村千亩葡萄基地,启动“十里葡萄沟”项目建设,计划投资约2亿元,重点把省道沿线打造成集休闲旅游、观光和采摘一体化多功能葡萄产业区。目前,项目核心区——高标准葡萄种植示范园的钢构大棚及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正在抓紧清沟整地,为下一步种植葡萄做准备。仁山村党支部书记林远兴说:“过去,葡萄产业是仁山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未来也会是我们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松溪县郑墩镇万前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扶贫车间+贫困户”发展模式培育特色扶贫支撑产业。“今后,我们将继续脚踏实地抓落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上去,尤其在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持续用力。”万前村党支部书记王进胜表示。“推进乡村振兴就要持续发展乡村产业,村里有了产业,农民增收就不愁。”松溪县东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沈仁标说。年,该公司与渭田镇东边村、花桥乡源尾村签订精准扶贫协议,把扶贫车间建在农村,农户通过出售农产品原料、车间务工、合作社分红三种方式获得收入,吸纳30余名贫困人员就业。沈仁标表示,今后将认真研究产业项目,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进一步厚植发展韧劲,促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推进老区苏区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老区苏区全面振兴’,为我们做好老区苏区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发胜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老区发展政策,精心组织实施老区扶建项目,切实提高老区村民增收致富能力;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坚持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与促进红色旅游发展相结合、与推进乡村振兴相结合,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提升老区村和社会组织“阳光1+1”结对共建,帮助老区村提升发展富民产业。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养老产业提质增效,全力推进新时代老区苏区振兴。多年来,市发改委高度重视老区苏区工作,加强政策研究,积极主动对接,向上争取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市发改委区域和对外经济科科长卓丽华说:“我们将紧紧抓住省里编制《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契机,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新南平发展。同时,抓好产业培育,围绕本地特色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坚持不懈培育壮大食品加工、林产加工、旅游康养等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互促共融、加快发展,打造绿色产业升级版,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振兴发展新路,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革命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政和县铁山镇向前村作为革命老区村、省级生态村和省级旅游特色村,村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几千亩生态公益林和多亩政和白茶资源,市派铁山镇向前村第一书记熊秀旺表示,向前村将抢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借势借力,立足自身区域发展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民生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加大茶旅项目开发建设,大力发展民俗体验休闲旅游产业,进一步扩大猕猴桃和林下经济等产业发展,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我们将围绕乡村振兴‘10+6+6’工程,进一步深化‘1+5+N’防贫助贫工作机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一条符合顺昌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顺昌县委乡村振兴办副主任舒辉松说。(卢国华林志明廖晨星张莎林奥严岚徐陆锋林梦琳邱冬勇余长青庄妍池亮亮吴婵娟袁野林清辉)来源:闽北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23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