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庄桂淦梁纯爱家庭获年福建省

年11月,省妇联、省委文明办联合开展了第四轮寻找全省“最美家庭”活动,引导广大家庭传承美德,弘扬新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经层层宣传、广泛寻找、逐级推荐、网络评议、社会公示、综合评定,近日,政和县石屯镇西津村庄桂淦、梁纯爱家庭荣获年福建省“最美家庭”。

今年58岁的庄桂淦是外乡人,祖家在福清三山镇,是印度尼西亚华侨后代。夫妻俩都是从福州“上山下乡”插队到政和的知青。年,在印尼经商的庄桂淦父母叫他夫妇俩去国外定居,帮忙打理生意。但庄桂淦却选择留了下来,和妻子都留在政和当老师。

在政和山区41年了,他把根深深地扎在政和教育事业的土地上。

庄桂淦介绍,妻子梁老师在年退休的,这时开始在学校寄宿的学生也渐渐多了起来,很多学生家庭都很困难。为了支持自己,妻子放弃了退休后陪伴女儿,照料母亲的想法,与自己一起照料孩子们的生活,当一个孩子们眼中的“梁老师奶奶”。

西津小学有名学生,住宿生83名,其中51名学生常年住在学校,周末也没有回家。住宿的孩子们都是留守儿童,有些还是单亲家庭的子女、孤儿,其中还有5名儿童是智障儿。这些孩子们家长每个月也只交给学校元基本生活费。

每天早晨6点,庄桂淦就起床,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督促学生起床、叠被子、搞卫生、洗刷、晨读;中午,他又开始值午班,维持住宿生秩序;周末,为了节约有限经费,他在校园周边开辟菜园,在菜园里忙碌着……有的寄宿生年龄小,夫妻俩经常要为他们洗头、洗脚、洗澡。每天晚上,夫妇俩都要巡夜两次,分别在11点和凌晨两点进行,看看孩子们要不要起夜,有没有不舒服,被子有没有盖好。

“在我们看来,他们都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孙子,我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一样的幸福,”庄桂淦说。

年西津小学办成寄宿制学校后,除了寒暑假,12年来,庄桂淦和梁纯爱夫妇就没有一个晚上能睡个囫囵觉。许多外出打工、经商的家长得知他们夫妇如此用心对待学生,都纷纷把孩子送到西津小学,建阳、建瓯、浦城、松溪等周边市、县许多村庄的家长也把孩子送来,尤其是临近的东平镇的新口、范屯、护田、碗厂、西表、苏地等村的孩子们很多。“现在还有很多家长想把孩子送来,但实在有些容纳不下了”庄校长说。

每年,庄桂淦和梁纯爱夫妇都要选五、六个年纪小、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和他们同一个房间住,方便照料。

无疑庄校长“大家”是幸福的,他也有着用一个包容有爱的小家。如今,梁老师的母亲还在建阳与大哥生活在一起,自己的女儿在福清市洪宽中学任政治教师,女婿林周是平潭人,师大毕业后也在福清任教。女儿女婿生育有一个四岁的外甥,去年外甥女也出生了。算起来,他们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幸福家庭了。

庄毓秀是他们夫妻俩独生女儿。她从小聪慧,初考时以石屯公社唯一名额的身份考入了县一中,同样中考成绩优异,顺利升入高中。

庄校长说:“在高考志愿申报时,女儿征求了我们的意见,我想我们夫妻都扎根教育了,就建议她报考了福建师大”。

父母的身教言传深深影响了小庄,她毅然填报了福建师大,并被提前批录取。

“我在政和城关上学时,周末回家,看见我爸爸不是和学生在一起,就是在干活,打扫卫生,修理课桌、校舍,还经常爬到屋顶修漏”庄毓秀现在当了老师,才理解父亲对孩子的一片苦心。

梁纯爱老师介绍,年轻时有时自己爱看“小人书”,父亲看到了,就会经常教诲自己要“多看书”、“不能以书教书”。父亲是一个执着敬业的人,当时县里安排他写县史,后来生病住院了,医院去写,稿子没写完他还是离开了,就这样他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虽然是四世同堂,但因为学校的孩子们,这个家庭成员间真是聚少离多,全家没有一张像样的全家福,41年来,庄校长才回福清老家过过一次春节。为人女儿的梁纯爱,每年也只有在八月份的几天时间内,她才能抽空回建阳老家探望母亲,但即使这样,有时也不得不带上几个没有被亲人接走的学生。

年,《中国教育报》、《福建日报》、《福建侨联报》等十余家报刊媒体曾以《庄桂淦:印尼华侨后代38年扎根山区教育》为题报道了福建最美乡村教师、“保姆校长”庄桂淦和妻子梁纯爱为留守孩子们营造亲情大爱的感人事迹。

如今这个大家庭更庞大了,留守住校的孩子们也从那时的50人增加到现在的83人。

年,庄桂淦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43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