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案例政

以“服务”为抓手,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

  

 编者按: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于年在全国启动,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一项具体举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省各地积极按照工作要求,围绕创建内容,扎实推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各项工作。省卫健委按照逐级推荐、优中选优的原则,报送34个社区参评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在重阳节来临之际,特开设《福建省“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案例展播》专栏,作为福建省卫健委组织开展的年全国“敬老月”系列活动之一,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提升我省社区服务老年人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天展播的是南平市政和县熊山街道西门居委会,让我们一起了解他们如何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

  

 南平市政和县熊山街道西门居委会成立于年9月。辖区共有11个居民小组,年常住居民户,总人口为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人,社区配有老龄工作专职人员1名;建有日间照料中心。西门社区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以“服务”为抓手,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打造亲情社区,建设老年友好社区。

  西门社区组织重阳节老年人登山活动

  一、以“健康服务”为抓手逐步提升居家医养融入服务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逐步扩大西门社区医养融入服务,西门社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人,其中80岁以上的人,身患残疾的老人19人,特困老人和低保人员15人,空巢老人21人,熊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医务人员通过家庭医生签约定期为辖区名特殊家庭老年人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并于年7月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居委会、熊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门社区服务站及政和县孝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通力合作,为辖区内3个居家失能老人提供生活护理,诊疗服务、医疗护理、康复治疗、药学服务、中医服务等上门居家医疗服务,让社区老人老有所医。

  西门社区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宣传、履约服务

  二、以“活动服务”为载体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度

  西门社区为弘扬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营造尊老、爱老、助老的氛围,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公益大讲堂,并与邮政公司联合成立了夕阳红俱乐部,为老年人和老年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设施和经费保障。在元旦、春节、国庆、重阳节等节假日期间,组织开展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并举办健康保健、防诈骗知识讲座10场,有人次老人受益,满足了老年人社会参与需求。年重阳节与县邮政公司联合开展活动,有36位老人参加了活动,活动加强了邻里之间的沟通,增进了居民之间的情感,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生活质量,让社区老人老有所乐。

  西门社区开展朱子文化公益讲座

  三、以“志愿服务”为动力不断增强老年人幸福感

  社区工作人员、孝老中心服务人员及老年人志愿者通过入户服务、电话问候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打扫卫生、读报、陪聊、理发、精神慰藉等服务,解决部分老年人生活照料难,让老人享受了社会改革发展的文明成果;社区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夕阳红俱乐部等活动场所,为更多的老年人及老年志愿者提供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等自我互动服务,从过去的出门走走,到现在出门就能享受社区各种文体公共服务资源,有效地提升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让社区老人老有所为。

西门社区与邮政公司联合成立夕阳红俱乐部

  四、以“信息化服务”为新起点提升智慧养老水平

  社区加强为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利用   西门社区组织“手机摄影”公益讲座

  五、以“便老服务”为切入逐步改善老年人居环境

  社区从实际情况出发,在社区(含辖区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公共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安装设置扶手2处,在办公场所安装扶手,对小区老旧房屋室内楼道凌乱整理整改4个,对室内用电线路凌乱及电线老化等改造5处、画出消防通道消除安全隐患4个小区,安装室外消防栓12个、拆除违章乱搭乱建50多处、安装充电桩4个切实保障重度残疾人与老年人的出行安全。为老年人办理老年卡张,老年人可凭借老年卡乘坐公共交通,方便老年人出行,组建社区志愿者服务团队,定期清理无物业老旧小区的公共卫生,让社区老人老有所依。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11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